ADSL
什麼是ADSL?
ADSL原文為「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」,
中文翻譯為「非對稱數位式用戶線路」,是利用一般的銅質電話線來進行高速上網的技術。
它的原理是將網路封包與說話聲音,分成高低兩個頻率來傳輸:
傳統講電話的人聲,是屬於較低的頻率,而網路封包就用高頻率訊號來做傳輸媒介。
之後靠分線器將高低頻兩邊的訊號整合起來,經由電話線傳回ISP端再分開處理,
回傳時就反向操作,所以能夠邊講電話邊上網,兩邊並不會互相干擾,與早期的數據機上網不同。
ADSL最大的特色在哪邊?
ADSL最主要的特色,就是上下傳頻寬差距相當大。
ADSL基本的網路總頻寬約為9Mbps(使用特製設備則可達13.8Mbps),
但考慮到一般使用者下載的量遠大於上傳,所以制定規格時就將大部分頻寬分給下載使用,
理想狀況下最大下載頻寬約可達8Mbps,上傳則有1Mbps的水準。
不過因為電話線傳輸訊號時,會有衰減的情形發生,距離愈遠衰減愈嚴重,
所以通常ADSL都不保證頻寬,上下傳也沒辦法跑出最大值,
距離機房稍遠的話,甚至還只能使用下傳速度2M的ADSL。
光纖上網
光纖上網為什麼比ADSL快?
光纖(Optical Fiber)與一般電話線、網路線最大的不同,
就是它用光線來代替電流傳輸訊號,一次就可以傳送大量的資料,強度衰減的速度也比較慢,
更可避免被其它電磁波干擾,所以傳輸的質與量都極佳,用來上網自然可以提供更高的頻寬。
光纖上網就是我家到機房間都是光纖傳輸?
其實並非如此。目前的光線上網(Fiber To The X,FTTX)其實是個統稱,
從機房到你家或辦公室的線路中,只要有其中一段是使用光纖,就可稱作光纖上網。
真要細分的話,光纖上網可分為FTTH(Home,光纖到府)、FTTB(Building,光纖到大樓)、
FTTC(Curb,光纖到街角,離你所在較近) 、FTTN(Neighborhood,光纖到里鄰,離你所在較遠)等四類。
其中只有FTTH是全程使用光纖,FTTB/FTTC/FTTN只有機房到你所處的大樓/街道/附近區域這段是使用光纖,
剩下線路則改用比ADSL更高速的VDSL(Very High Speed Digital Subscriber Line)透過電話線來傳輸。
那換成光纖上網,速度可以快多少?
台灣目前一般人能申請的最高速FTTH,上下傳速度可達5Mbps/100Mbps,
但除了遠雄二代宅這類興建時,就有內建光纖線路的新住宅,
或你居住地點離光化箱超近(約50公尺內),才能申辦FTTH之外,
其他都只能使用FTTB/FTTC/FTTN這三種混和部分光纖與部分VDSL的上網方式。
雖然不是全程光纖,但後三種方式的下載速度都可達10Mbps以上,
上傳速度也從2Mbps起跳,絕對勝過一般的ADSL。
住在機房旁邊也有高速網路可用!
優點:上傳下載速度快、選擇方式多樣、可提供高畫質影音傳輸、訊號穩定
缺點:成本較高、架設難度高
Cable
Cable Modem是用什麼來傳輸訊號的?
Cable Modem主要是利用有線電視(CATV,Cable Television)傳送節目的纜線(Cable),
來做網路訊號傳輸的工作。不過不是所有的纜線都能安裝Cable Modem上網,
傳統的同軸纜線(Coaxial)就無法安裝Cable Modem,必須要使用光纖與同軸纜線混合的HFC
(Hybrid Fiber Coaxial,光纖同軸混合)纜線,才能連接Cable Modem來高速上網。
使用Cable Modem上網的利弊為何?
目前大部分的Cable Modem線路,都有提供上下傳雙向傳輸,
不用另外其他輔助線路,且理想上下傳最大值可達27Mbps/38Mbps,速度都遠勝ADSL一大截。
但因為HFC纜線成本較高,所以佈線範圍並不廣泛,且囿於有線電視原始運作方式,
Cable Modem必須與附近其他用戶共享頻寬,當附近用戶較多時頻寬起伏程度會較大。
不過現階段業者最高速率大多訂在8Mbps/512Kbps,此速度雖然離理想值有段距離,
但相對來說比較穩定,上網還算順暢。
可以邊上網邊看電視嗎?
當然可以,Cable Modem本來就是使用有線電視的纜線,
而且網路與電視訊號有所區隔,所以上網與看電視可以並行不影響。
如果你只想上網而不想看電視,也能申請單獨上網的Cable Modem。
另外在國外的Cable Modem業者,也會順帶提供網路電話(VoIP)的服務,藉以取代傳統電話,
形成上網、電視、電話的三合一(Triple Play)服務,國內目前也有少數Cable Modem業者提供類似的服務。
優點:可同時收看有線電視、數位電視。價位便宜、不用另外牽線,一線搞定、開機後立即上網
24小時專業機房,技術人員隨時控管流量與連線品質!
引用自:http://blog.bs2.to/post/snowcoat/14520